荷蘭人跟西班牙人誰先來台灣?揭開台灣歷史課本沒教的秘密!

荷蘭人跟西班牙人誰先來台灣?揭開台灣歷史課本沒教的秘密!

荷蘭人跟西班牙人誰先來台灣? 荷蘭人比西班牙人更早來到台灣,1624年荷蘭東印度公司就佔領了台灣南部,而西班牙人則是1626年才抵達台灣北部。

雖然課本上常說荷蘭趕走了西班牙,但這其實只是故事的一小部分。 當時,荷蘭人在印尼雅加達已經建立了重要的貿易中心,而他們來台灣的目的並非單純的佔領,而是希望尋找新的據點,控制通往中國的貿易路線,取得更多資源來發展。另一方面,西班牙人則以傳教為主要目的,希望將天主教傳播到東亞。

荷蘭與西班牙在台灣的競爭不只是時間上的先後,還包含了貿易、軍事、宗教等多個因素。最终,荷蘭人取得了勝利,並在台灣建立了長達三十多年的殖民統治。

建議你除了閱讀課本以外,也可以多看一些相關的書籍或文章,更深入地了解荷蘭與西班牙在台灣的歷史。 透過多元的資訊來源,你可以更全面地理解這段歷史,並從中獲得更多啟發!

這篇文章的實用建議如下(更多細節請繼續往下閱讀)

  1. 深入探索台灣歷史:建議讀者尋找書籍、文章或紀錄片,了解荷蘭與西班牙在台灣的歷史背景,這將幫助您更全面地掌握當時的國際情勢及各方的貿易、軍事和宗教動機。這不僅有助於擴充知識,還能讓您在討論相關話題時,分享更多深刻的見解。
  2. 參與歷史活動或講座:如有機會,參加當地的歷史講座或文化活動,以獲取專家或學者的觀點與分析。透過與他人分享和探討,加深對「荷蘭人跟西班牙人誰先來台灣」這一議題的理解,並能碰撞出更多有趣的歷史觀點。
  3. 應用歷史思考於當代問題:通過學習荷蘭和西班牙在台灣的互動,思考今天國際間的競爭與合作模式,例如:在貿易與文化交流中如何尋找平衡與共生。這樣的歷史思考方式將幫助您在當代社會中更好地理解各國之間的關係與利益。

可以參考 「豌豆是荷蘭人引進的嗎?」:從「荷蘭豆」看台灣農業發展史

荷蘭與西班牙爭奪台灣的秘密

翻開臺灣史課本,許多人熟悉的一頁是:1624年至1662年間,荷蘭人在台灣南部建立了殖民地,而1626年至1642年期間,西班牙則在北部設立據點。然而,這些單調的年份背後,卻隱藏著一段跌宕起伏的歷史。為何荷蘭人在成功佔領台灣後,西班牙卻又急匆匆地趕來?又是什麼驅使荷蘭人將西班牙人趕走?如果僅從台灣的角度來看,這一切便難以理解。

我想很多人並不知道,荷蘭當時在東亞尋找的新據點,真正的原因不僅僅是貿易。荷蘭東印度公司(VOC)在17世紀初,已經在印尼的雅加達(巴達維亞)設立了他們的東方總部。那麼,為什麼還要再找其他據點?其實,大背後的動機是追求「獨立」。在面對來自葡萄牙和西班牙等歐洲強權的激烈競爭時,荷蘭必須確保在東亞貿易上佔有一席之地,為此,他們竭力尋找一個不受他們競爭對手干擾的安全據點。

台灣的地理位置正是其吸引力所在,它位於中國、日本和菲律賓等主要貿易路線的交匯點,而且在當時,尚未受到任何歐洲列強的全面控制,這為荷蘭人提供了難得的機會。

而西班牙人則渴望在東亞擴大影響力,雖然已經在菲律賓建立了殖民地,但他們在台灣的軍事部署卻相對薄弱,對於這片土地的重視度不足。結果在荷蘭人的軍事壓力下,西班牙人很快便被迫撤離。

由此可見,荷蘭與西班牙在台灣的爭奪,其實不僅僅是單純的土地之爭,更映射出歐洲列強間在東亞的權力博弈。最終,荷蘭人取得了勝利,並在台灣建立起長達三十多年的殖民統治,這一過程無疑為台灣的歷史進程奠定了重要的基石。

荷蘭人征服北臺灣的野心:從貿易據點到完全控制

荷蘭人最初來到臺灣的目的並非徹底征服整個島嶼,而是希望建立一個穩固的貿易據點,以促進與中國及日本等地的貿易交流。隨著他們對臺灣歷史與當地資源的深入了解,荷蘭人逐漸體會到臺灣的戰略價值,於是將目標擴展至對整個島嶼的完全控制。

荷蘭人征服北臺灣的動機可以概述為幾個關鍵方面:

  • 建立安全的貿易據點:荷蘭人渴望在臺灣創建一個可靠的港口,作為其在東亞貿易網絡中的重要樞紐。控制這些港口對他們而言至關重要,因為這樣他們可以安全地進行貿易,避免其他歐洲勢力覬覦自己的利益。
  • 掌控豐富的資源:臺灣擁有多樣的自然資源,如木材、鹿皮和硫磺等,這些對荷蘭人而言非常重要。他們意圖控制這些資源,以滿足自身需求並在全球市場中獲利。
  • 擴展殖民勢力:荷蘭人期望在臺灣建立一個穩固的殖民地,藉此擴大涉足東亞的影響力,促使其在國際舞台上的地位上升。
  • 遏制西班牙的影響:面對荷蘭人與西班牙之間的競爭,荷蘭人力圖阻止西班牙勢力的擴張,並限制其在地區的影響範圍,確保在菲律賓及周邊水域的主導地位。

荷蘭人完成北臺灣的征服後,卻發現僅控制北部地區並不能滿足他們的野心。為了進一步獲取資源並強化殖民統治,他們開始朝向完全征服臺灣的方向努力,瞄準西部平原的原住民,意圖連接南北,建立更加穩固的版圖。在1644年,他們的軍隊征服了不願服從的北臺灣部落,並成功南下,打通了陸路。荷軍在路途中曾遭到大肚王國所屬的水裡社及半線社的攻擊,但仍然成功抵達大員,展示了他們的軍事實力與決心。

荷蘭人對北臺灣的征服進程,不僅精緻描繪了他們的軍事力量,還揭示出他們對臺灣深遠的經濟和政治野心。他們無疑希望通過對臺灣的控制,來實現更大的經濟利益,並在東亞的影響力上占據重要位置。

荷蘭人跟西班牙人誰先來台灣?揭開台灣歷史課本沒教的秘密!

荷蘭人跟西班牙人誰先來台灣. Photos provided by unsplash

荷蘭人為什麼要轉口貿易?

荷蘭人選擇在臺灣發展轉口貿易,並不僅僅是為了獲取當地資源,而是因為他們看中了臺灣獨特的地理優勢及其重要的貿易網絡。這座島嶼成為了他們的貿易樞紐,讓來自中國、日本、東南亞等地的商品得以迅速轉運,從中賺取可觀的利潤。這樣的選擇背後,蘊藏著深刻的經濟意圖和歷史背景。

首先,臺灣位於東亞貿易的心臟地帶,具備優越的地理特徵,成為中國、日本及東南亞商貿的交匯點。荷蘭商人能夠便捷地從中國進口生絲、絲綢、瓷器和棉布,然後將這些珍貴商品出售到日本、歐洲及東南亞各地。同時,他們也從東南亞輸入胡椒、丁香和蘇木等香料,隨後再將這些商品轉手出售至中國,繼而獲利。這樣的轉口貿易模式,讓荷蘭人成功地將臺灣打造成了重要的商貿中轉站,從而提升了利潤空間。

其次,當時的東亞貿易體系,正經歷一個空前的繁榮時代。中國的絲綢、瓷器等商品在全球市場上享有盛名,而日本的白銀則成為貿易的重要貨幣。荷蘭人敏銳地捕捉到了這一商機,他們不僅希望利用臺灣作為橋樑,將中國的優質商品輸往日本,還希望用日本的白銀再次購回中國商品,進而轉賣至歐洲,形成一種高效的三角貿易模式,從而領占東亞貿易的制高點。

此外,荷蘭人選擇在臺灣進行轉口貿易,也與其當時的殖民政策密切相關。作為荷蘭政府的代理機構,荷蘭東印度公司積極在全球範圍內建立殖民據點,推動貿易發展。他們希望通過在臺灣建立一個穩固的貿易基地,來控制東亞貿易網絡,並擴大荷蘭在世界上的影響力。

總的來說,荷蘭人選擇在臺灣發展轉口貿易,是受到多重因素的影響,包括當前的經濟環境、絕佳的地理位置以及殖民政策的驅動。他們的成功不僅僅是商業操作,更在於充分發揮了臺灣的地理優勢,創建了龐大的貿易網絡,使荷蘭在東亞貿易體系中占據了舉足輕重的地位。深入研究荷蘭人在臺灣的轉口貿易活動,能幫助我們更深入地理解當時東亞貿易的運作模式,以及荷蘭在此過程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

荷蘭人為何選擇在臺灣發展轉口貿易?
原因 說明
地理優勢 臺灣位於東亞貿易的心臟地帶,是中國、日本及東南亞商貿的交匯點,荷蘭人能夠便捷地從中國進口生絲、絲綢、瓷器和棉布,然後將這些珍貴商品出售到日本、歐洲及東南亞各地,同時也從東南亞輸入胡椒、丁香和蘇木等香料,轉手出售至中國,從中獲利。
貿易繁榮 當時的東亞貿易體系經歷空前繁榮,中國的絲綢、瓷器等商品在全球市場上享有盛名,日本的白銀則成為貿易的重要貨幣,荷蘭人敏銳地捕捉到了這一商機,希望利用臺灣作為橋樑,將中國的優質商品輸往日本,並用日本的白銀再次購回中國商品,進而轉賣至歐洲,形成高效的三角貿易模式。
殖民政策 荷蘭東印度公司積極在全球範圍內建立殖民據點,推動貿易發展,希望通過在臺灣建立一個穩固的貿易基地,來控制東亞貿易網絡,並擴大荷蘭在世界上的影響力。

為何荷蘭要找據點?

許多人可能認為荷蘭來台灣的主要目的是貿易,這確實是他們進軍東亞的重要考量。然而,荷蘭在印尼雅加達(巴達維亞)早已建立了其東方總部,且歐洲商人因香料而東行,盛產香料的摩鹿加群島也位於印尼,那麼為何荷蘭還需要在台灣尋找據點呢?

實際上,荷蘭進行東亞擴張的動機遠超過貿易獲利,最核心的目的在於「獨立」。當時的荷蘭正與西班牙展開長期的競爭,西班牙在歐洲擁有廣大的殖民地,而荷蘭則渴望在東亞建立一個自主的據點以擺脫西班牙的控制。台灣的地理位置優越,位於東亞貿易航線的重要樞紐,且擁有豐富的資源,使其成為荷蘭理想的戰略據點。

1916年出版的漫畫《荷蘭最珍貴的珠寶》形象地描繪了荷屬東印度在荷蘭殖民體系中的舉足輕重地位。這部漫畫以擬人化的方式,將荷屬東印度比喻為荷蘭最珍貴的珠寶,強調了其對荷蘭殖民擴張的重要性。這也深刻表達了荷蘭人渴望在東亞獲得獨立據點的心情,以及他們在全球殖民事業中所追求的目標。

因此,荷蘭在台灣建立據點的目的不僅停留於貿易,而是為了在東亞鞏固他們的獨立地位,藉此擺脫西班牙的影響。這亦反映出當時歐洲列強在全球範圍內進行殖民競爭的現象,以及荷蘭為爭奪殖民利益所需付出的辛勤努力。

可以參考 荷蘭人跟西班牙人誰先來台灣

荷蘭人跟西班牙人誰先來台灣結論

回歸最初的問題,荷蘭人跟西班牙人誰先來台灣?答案是荷蘭人更早來到台灣,他們在1624年佔領了台灣南部,而西班牙人在1626年才抵達台灣北部。然而,這僅僅是表面現象。荷蘭人跟西班牙人來台灣的目的並不相同,他們在台灣的競爭也包含了貿易、軍事、宗教等多個因素。最終,荷蘭人取得了勝利,在台灣建立了長達三十多年的殖民統治。

這段歷史告訴我們,單純以時間先後來判斷歷史事件,往往會忽略其背後的複雜性。深入探討荷蘭人跟西班牙人在台灣的歷史,不僅能幫助我們更全面地理解這段歷史,也能從中獲得更多啟發。除了閱讀課本之外,也可以多看一些相關的書籍或文章,從多元的資訊來源來了解這段歷史,才能更深入地理解當時的時空背景,並從中獲得更多啟發!

荷蘭人跟西班牙人誰先來台灣 常見問題快速FAQ

荷蘭人跟西班牙人誰先來台灣?

荷蘭人比西班牙人更早來到台灣。荷蘭東印度公司於1624年佔領了台灣南部,而西班牙人則是在1626年才抵達台灣北部。

為什麼荷蘭人會比西班牙人更早來到台灣?

荷蘭人在印尼的雅加達(巴達維亞)已經建立了重要的貿易中心,他們希望尋找新的據點以拓展貿易網絡,並控制通往中國的貿易路線。台灣的地理位置優越,為荷蘭人提供了良好的貿易條件。

荷蘭人跟西班牙人最後誰贏了台灣的控制權?

最終,荷蘭人取得了勝利,並在台灣建立了長達三十多年的殖民統治。荷蘭人在1642年攻佔了西班牙人控制的雞籠(今基隆),並將西班牙人逐出台灣北部,結束了西班牙人對台灣的統治。

個人頭像照片

By 貝克譚

我是貝克譚(Tan Beckham),倫敦的長居者與歐洲大陸的常旅客,退休前曾擔任 經濟學人 的編輯,深知歐洲的魅力與多元性。這個網站的誕生是為了將我多年在歐洲各國旅行、居住的心得分享給你,無論是旅行規劃、當地文化,還是支付與交通實用資訊,這裡應有盡有,幫助你更深入地探索歐洲。聯繫方式:visitlondon.cc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